五嶽[朝鮮半島的五座名山]

五嶽[朝鮮半島的五座名山]

五嶽是指白頭山,妙香山,金剛山,北漢山(原三角山),智異山。其中白頭山不在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境內。

何謂五嶽

朝鮮半島的 五嶽, 指的是朝鮮半島的五座名山,其命名是受到了中國五嶽文化的影響。 五嶽源於新羅時代,當時,新羅統一朝鮮半島之後,新羅王採取了中國化政策,在地名上全面採用了中國的體例,也設定了五嶽。[1] 其中以吐含山(土含山)為東嶽、雞龍山(界龍山)為西嶽,地理山(支離山)為南嶽、太伯山(今妙香山,但並不在新羅境內)[2]為北嶽、八公山(父岳)為中嶽。其中,八公山位於韓國大邱附近,作為中嶽受到崇拜,可以看出大邱的重要程度。[3]

後來,李氏朝鮮的五嶽演變成了白頭山、妙香山、金剛山、北漢山、智異山,[4] ,北漢山為中嶽,金剛山為東嶽,妙香山為西嶽,智異山為南嶽,白頭山為北嶽。其中北漢山位於韓國首爾城北區,即韓國國立公園。[5]

注釋

^ 中國傳統地名學對韓國的影響

^ 《三國遺事》

八公山

^ 朝鮮五嶽

^ 中國與朝鮮交往史料——世祖卷

相關詞條

熱門詞條

聯絡我們